3日,乌拉特后旗巴音镇团结村二队问海云家的院里,来了一群戴着“听诊器”的专业队伍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供电公司明路供电所负责人带领2名工作人员,手提工具包,为主动喂水设备和配电设备进行复检。
“总算把这老毛病根治了!自打你们前次处理完,刮风下雨再也没断过电。”问海云一边领着工作人员检查设备,一边感谢地说。谁能想到,这位从前对供电服务颇有怨言的农户,现在竟成了供电所的“暖心宣传员”。
故事要从入夏后问海云家频频断电说起。每当风雨天,问海云家就堕入“漆黑循环”,抢修次数一多,他对电工的情绪也从等待变成了诉苦。明路供电所得知状况后,敏捷发动“特别工单”呼应机制,供电所负责人亲身带队上门排查。沿着他家院内铺线走径,工作人员逐个排查,半个多小时后,总算在家禽主动喂水管道结尾发现了危险点,一段环绕不标准且松懈的导线。
本来,为保证喂水管道防冻,问海云在的水管接口处将导线以环绕管道办法保温。入夏停用设备后却忘了撤除。湿润的导线在风中闲逛,一旦触摸水管就会引发接地短路毛病。“幸亏有漏电保护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工作人员一边堵截危险导线电源,一边向问海云解说电气原理,并现场演示了管道保温棉的标准装置的过程。看着危险消除后的设备,问海云不好意思地说:“我这土办法差点闯了大祸,仍是你们的专业办法靠谱!”
从“断电的烦恼”到“安全的温暖”,这场农家院里的电力“治疗”,表现着供电服务的精密服务与职责温度。工作人员脱离时,特意留下了印有24小时抢修电话的便民卡,还叮咛问海云:“今后有任何用电问题,随时打电话,咱们随叫随到。”
情暖千村危险去,电连万家灯火明。当时正值全国“安全出产月”,该公司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的安全危险危险”为指引,将危险排查的触角延伸至村庄旮旯。当那一段环绕的导线被安全处置,消除的不仅是用电危险,更是巩固了供电人与农户之间那份深沉的“鱼水情”。(巴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