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纺织领域的领军人物,从香港的繁华都市踏入新疆的广袤棉田,凭借智慧与胆识,打造了十万亩棉花王国。
杨敏德作为香港的富家女,不仅挽救了濒临危机的家族企业,还远赴新疆,帮助当地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杨敏德于1952年出生在香港,她的家庭是纺织行业的名门望族。父亲杨元龙创立了溢达集团,家境富裕,童年无忧无虑。
她聪明伶俐,在高中时便前往美国留学,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本科,后来又在哈佛商学院深造。
当时,女性通常会选择嫁入豪门,过上轻松的生活。杨元龙也希望女儿远离纺织业的辛劳,选择一条更舒适的道路。
但杨敏德并不这么想。她心中有一股强烈的信念,想要通过实业为国家作出贡献。
1978年,她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回到香港,进入自家集团。那时,溢达正面临重重危机。
随着父亲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家族企业急需一位掌舵人。作为长女,杨敏德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尽管父亲劝她选择一份更轻松的职业。
刚进公司时,她对纺织几乎一无所知,但她愿意学习,愿意实践,经常泡在车间里,与工人探讨工艺,研究设备。
她的选择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也为其日后传奇生涯埋下了伏笔。1995年,杨敏德正式接任溢达集团董事长一职。
虽然父亲留下的企业已有一定声誉,但在香港的家族企业圈中,管理方式陈旧,效率低下。
许多人等着看这位哈佛毕业的千金小姐出丑,但她没有让人失望。她将哈佛学到的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她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家族“一言堂”的传统,引入外部独立董事,为董事会注入新鲜血液。
这种改变让家族中的老人们感到不适应,有人甚至当面质疑。但她顶住压力,坚持让企业决策更加透明、科学。
她还改善了员工待遇,建立培训体系,吸引了不少海外名校毕业生。她常对员工说,企业的核心在于人,而非机器。
这样的观念在当时的香港企业界堪称石破天惊。改革并非一路顺风,老人抱怨外人夺权,员工难以适应新制度。
但杨敏德毫不退缩。她亲自开会解释,带领团队调整细节。几年下来,溢达焕然一新。
企业从传统的家族作坊转型为现代化跨国集团,年产上亿件衬衫,客户名单中包括Ralph Lauren、Nike等国际知名品牌。
后来,杨敏德做出了一个令商界震惊的决定——去新疆种棉花。当时,香港老板们都把目光投向东南亚的廉价工厂,没人愿意涉足大西北。
这种棉花品质卓越,纤维长度适中,很适合制作高端服饰。她算了一笔账:要想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仅靠加工远远不足,必须牢牢掌握原材料。
杨敏德采取了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现款现货,绝不赊账。她亲自走进田间,与棉农交流收成和价格。
她的真诚打动了大家,优质棉花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溢达手中。她并未止步于此,还在新疆建立了纱厂和棉田,经过24年的努力,规模达到了十万亩。
有了自己的棉花基地后,溢达的衣服质量大幅度的提高,成本更具优势,逐渐挤进了高端市场。
这些年,她还将目光投向绿色生产,推动公司加入国际环保项目,优化棉花种植方式,减少水和化肥的使用。
2021年,新疆棉花突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些西方国家和品牌以莫须有的理由抹黑新疆棉,甚至宣布停用。
杨敏德站了出来,态度坚决。她公开表示,溢达的棉花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西方品牌不用就拉倒。
这番话铿锵有力,赢得了无数人的喝彩。杨敏德的底气源于自身的实力。有了新疆的棉花基地,溢达不再惧怕任何风波。
企业继续为全球高端品牌供货,市场占有率稳如磐石。事实上,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场风波反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硬实力。杨敏德用行动对大家说,面对偏见,低头不是出路,勇敢面对才是答案。
杨敏德不仅是位企业家,还在教育和公益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她在新疆捐建了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孩子上学。
2023年,她当选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为绿色发展发声。
在商界,她同样忙碌。她推动溢达投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引入自动化设备和AI技术,使生产线日,美国再次将溢达集团列入实体制裁清单。这是四年来对这家企业的第五次制裁。
面对美国的“霸权”,她毫无畏惧,因为她深知那些无法打倒她的,终将让她变得更强大。这份信心来源于多年打拼的经验,也来源于实力的支撑。
如今72岁的她,身家早已超过百亿,虽已满头银发,但精神情况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她从未提及退休,始终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更加伟大的存在。
信息来源:杨敏德抖音百科全球纺织网:纺织巨头溢达集团为何会被美国制裁?
“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乘龙卡车狂发内涵海报,2天涨5万粉,泼天的流量接住了
姐姐考上大学,我妈向大舅借了4万,毕业后姐姐去还钱,大舅说钱不用还了,却提出一个条件,让姐姐目瞪口呆
游戏体验天壤之别!9800X3D+RTX 5080《战地6》达成300+帧:换i9-14900K骤降30%
华为 MateBook Fold 搭配全功能 USB-C 转接线缆可用显示器模式